強臺風“天鴿”登陸,
成為珠海1962年以來陣風級別最大、
1993年以來風速最強的臺風,
......
4天后,
臺風“帕卡”再襲珠海,
......
大橫琴股份作為橫琴新區區屬國有企業、
建設主力軍,迅速行動,調集專業隊伍,
奮戰在抗擊雙臺風最前線。
截至28日晚,公司承建項目范圍內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負責的橫琴大道、港澳大道等清障區域均基本清理完畢,公司及下屬企業目前已恢復生產。
謀定而動
8月22日起,公司董事長胡嘉、總裁肖時輝駐島值班,周密部署抗擊臺風并在一線進行現場指揮。胡嘉董事長于22日上午、26日下午,分別召開防御臺風“天鴿”、“帕卡”緊急工作會議,傳達市、區三防工作會議及牛敬書記、楊川主任指示精神,部署公司防風工作會議,對公司防風工作作出以下部署:
●明確防風工作紀律和人員安排;
●立即組織臨險人員轉移,確保不留遺漏;
●迅速落實防風應急搶險隊伍,做好搶險準備工作。
臺風過后,大橫琴股份第一時間開展救災復產工作。
● 迅速召開臺風災后救災復產工作會議;
● 印發《救災復產工作方案》,組建大橫琴股份救災復產志愿者團隊,黨員帶頭并號召公司全員、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參與;
● 23日-28日期間,每晚總結當天救災復產情況并發布次日工作方案,合理分配現場人員、工具及車輛。

兵貴神速
時間:8月22日
防風期間,大橫琴股份提前停止一切施工作業,做好塔吊、汽車吊、高支模、施工圍擋、深基坑等工程設備設施的隱患排查。肖時輝總裁帶隊在臺風來臨前對管轄的50多個在建項目進行逐一排查,有效降低了臺風造成的損失。
時間:8月23日
下午16:30,臺風過境后,胡嘉董事長帶隊,調集30余臺大型工程設備、施工單位各類工程車輛10余臺,在新區統一指揮下,及時對橫琴新區主干道、救援通道進行疏通。當晚22:00,公司完成主干道清障工作,保證了島上滯留游客及時出島。
臺風過境后,大橫琴股份按照胡嘉董事長指示,連夜安排人員、設備搶修綜合服務中心、檢察院、飯堂等公共設施,繼續對橫琴主干道,救援通道進行清理。
截止24日早上7:00,綜合服務中心等受損房屋已初步修復;長隆至橫琴大橋、橫琴二橋沿線道路已恢復正常通車。
時間:8月24日
上午召開“天鴿”災后救援復產緊急工作會議,會議由肖時輝總裁主持,公司各部室及下屬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共61人參加。會議要求公司全體員工務必把救災復產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積極投入救災工作。
下午發起“天鴿”救災復產工作行動,由黨支部書記肖時輝任總指揮,支部委員分別帶隊開展救災復產清障工作,共300人(含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參加,涉及清理路段為橫琴鎮、橫琴大道、橫琴口岸周邊區域,清理路障近100余車。

時間:8月25日
大橫琴股份共組織 350人(含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分三組進行,重點工作區域為橫琴大道、環島中路、橫琴鎮主干道及總部服務中心一、二期園區,清理路段約 25公里,清理倒落樹木樹枝等路障共350余車。
時間:8月26日
大橫琴股份共258名志愿者(含食堂工作人員)參加大橫琴集團救災復產誓師動員大會。
會上,胡嘉董事長強調:公司全體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參與橫琴救災復產工作,體現國企員工的擔當和責任。
會后,大橫琴股份志愿者分隊前往環島東路、港澳大道、中心大道、橫琴大道等路段繼續開展清障工作,清理路段約15公里,清理路障共250余車。
下午,應對臺風“帕卡”來襲,大橫琴股份總結“天鴿”臨險人員經驗,迅速組織臨險人員轉移到安全場所。截止21時,共轉移安置3500人次。
時間:8月27日
臺風過境后,向陽村泵閘損壞嚴重,不能及時排水,村莊遭水浸。得知消息后,胡嘉董事長、肖時輝總裁迅速帶隊前往現場查看,并及時安排人員設備進行搶險搶修,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時間:8月28日
大橫琴股份工程管理部門全員出動,調配泥頭車、鏟車等各類工程車近30臺,冒雨對橫琴新區港澳大道、橫琴大道、環島西路等主干島進行清障,清理路段約15公里,清理路障約170余車。
臺風過后,重啟出行之路,不僅在于速度,更在于專業、效率。大橫琴股份緊急調動公司在建項目的施工單位配合開展此次救災復產工作,通過調集專業的應急救災設備及工作人員,高效完成救災復產任務。
此次抗擊雙臺風工作共組織上海隧道、中交等施工單位(17家)工作人員近550人,調配鏟車、裝載機等搶險救援機械設備117臺。

利劍出鞘
黨員干部沖前線
股份公司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全體黨員共70人全過程參與,生病的、手術未康復的、懷孕8個月的都活躍在現場,在救災復產工作中當先鋒、做表率。
黨支部書記肖時輝:帶病堅守在防風及災后恢復工作一線,從組織會議總體部署工作到具體車輛調配方案等,從連夜檢查項目部防風情況到臺風過境后帶隊前往現場直接參與清障工作,事無巨細,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激勵著股份公司全體員工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歐偉健:災后連夜緊急組織搶修綜合服務中心屋面,保護了重要數據機房。同時,作為小組長帶領黨員及志愿者橫琴大道等路段清障。
趙曉燕:組織項目部在臺風“天鴿”登陸前成功轉移1100余名工人,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迎來自己的生日。臺風后立即投入救災復產,每天早上7:00前到達現場,期間組織60人參與橫琴大道清障工作,作為漢子堆里的唯一一名女項目部經理,勇挑重擔,巾幗不讓須眉。
三防辦、項目部不停歇
“天鴿”來臨前夜,大橫琴股份三防辦、工程部及質安部所有人員駐島值班,迅速趕赴深井二線、科創中心等在建項目工地對臨險人員進行安置、檢查,確保了公司所有在建項目無人員傷亡。臺風登陸后連夜組織人員赴紅旗村、環島東路、長隆大道、橫琴大道等主干道搶險救災,通宵作戰直至凌晨4點,搶通橫琴交通主干道。此后一直堅守在島內救災復產現場。
保障有力
從防災、抗災到救災,從連夜采購物資到及時為救援人員送上工作餐,后勤部門都在大后方盡全力做著保障工作。食堂47人的團隊每日保障近3000人次的用餐。臺風后,食堂大門被吹壞,師傅們用桌椅頂住后繼續保障用餐。
結語:
連續一周的奮戰,
背后是大橫琴股份員工無需解釋的職責。
天災迅猛,大橫琴股份,
牢記使命,同心協力,堅守前線,
用大橫琴的速度、力量
展現橫琴子弟兵的責任與擔當。
支援橫琴災后重建,我們在一起!
